手術後傷口感染可能是傷口護理不當、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引流不暢、局部血運不良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加強傷口護理、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強免疫力、通暢引流、改善局部血運等。
1. 傷口護理不當:術後若未保持傷口清潔乾燥,被污染物接觸,易滋生細菌引發感染。應定期更換傷口敷料,使用碘伏棉球消毒傷口周圍皮膚,保持其清潔。若有滲液及時清理,必要時使用無菌紗布覆蓋。遵醫囑外用莫匹羅星軟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紅霉素軟膏等藥物抗感染。
2. 術中無菌操作不嚴格:手術過程中若未嚴格遵循無菌原則,細菌可能進入傷口。需根據感染程度,遵醫囑口服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克肟分散片、羅紅霉素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嚴重時可能需再次清創處理。
3. 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如年老體弱、長期營養不良等導致身體抵抗力差,易受細菌侵襲。可通過加強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必要時遵醫囑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轉移因子膠囊、胸腺肽腸溶片等增強免疫力。
4. 引流不暢:傷口內的滲出液等不能及時引出,積聚易誘發感染。要確保引流管通暢,密切觀察引流量和性質。若堵塞,需在醫生操作下沖洗或更換引流裝置。
5. 局部血運不良:手術部位血供不足影響組織修復和抗感染能力。可通過局部熱敷、按摩等促進血液循環,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改善微循環藥物如丹參片、血塞通軟膠囊、銀杏葉片等。
術後要密切關注傷口情況,包括有無紅腫、滲液、疼痛加劇等。保持傷口周圍皮膚清潔,避免劇烈運動拉扯傷口。飲食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按照醫生要求定期換藥和復查,以便及時發現問題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