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吸奶疼可能是乳頭皸裂、餵奶姿勢不當、乳腺導管堵塞、乳頭內陷、乳頭炎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餵奶姿勢、做好乳頭護理等。
1. 乳頭皸裂:多因新生兒吸吮姿勢不正確、過度吸吮等導致乳頭皮膚破損。餵奶後可在乳頭上塗抹少量羊毛脂膏、維生素E乳膏、康復新液遵醫囑用藥,促進傷口愈合。下次餵奶前用溫水洗淨,調整寶寶吸吮姿勢,確保含住大部分乳暈。
2. 餵奶姿勢不當:若寶寶沒有正確含接乳頭,會過度拉扯乳頭引起疼痛。應讓寶寶身體貼近媽媽,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嘴巴張大含住大部分乳暈,媽媽可通過調整抱姿,如搖籃式、側臥式等找到舒適餵奶姿勢。
3. 乳腺導管堵塞:乳汁分泌過多未及時排空、乳腺導管狹窄等可致堵塞。可通過局部熱敷,用溫熱毛巾敷乳房15 - 20分鐘,然後輕柔按摩乳房,從乳房外側向乳頭方向按摩,促進乳汁排出,也可讓寶寶多吸吮。
4. 乳頭內陷:乳頭向內凹陷,寶寶吸吮困難,增加對乳頭的壓力而疼痛。孕期未做好乳頭護理易出現。餵奶前可通過牽拉乳頭、使用乳頭矯正器等方法改善,餵奶時盡量讓寶寶含住更多乳暈。
5. 乳頭炎:細菌感染等引發炎症。可遵醫囑塗抹莫匹羅星軟膏、紅霉素軟膏、夫西地酸乳膏。保持乳頭清潔,餵奶前後用溫水清洗乳頭,避免寶寶含著乳頭睡覺。
餵奶過程中要多觀察寶寶吸吮情況和自身乳房狀態,及時調整。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出現乳房紅腫、發熱等異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