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炎是指心包因細菌、病毒、自身免疫、物理、化學等因素而發生的急性炎性反應和滲液,以及心包粘連、增厚、縮窄、鈣化等慢性病變。臨床上主要有急性心包炎和慢性縮窄性心包炎。
急性心包炎的症狀包括胸痛、呼吸困難、發熱等。胸痛通常是尖銳的,與呼吸運動相關,可因咳嗽、深呼吸或體位改變而加重。呼吸困難可能是由於心包積液導致心臟受壓,影響心臟的舒張功能。發熱則可能是由於感染或炎症反應引起。
慢性縮窄性心包炎的症狀主要是體循環淤血的表現,如腹脹、下肢水腫、肝大等。這是由於心包增厚、粘連,限制了心臟的正常舒張,導致心輸出量減少,進而引起一系列的循環障礙。
診斷心包炎通常需要結合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X 線等多種檢查手段。治療方法則根據病因和病情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對於感染性心包炎,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抗感染治療;對於非感染性心包炎,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進行治療。如果心包積液較多,影響心臟功能,可能需要進行心包穿刺引流術。
在日常生活中,心包炎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飲食方面,應注意營養均衡,多吃蔬菜、水果,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時,要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進行復查,以便及時瞭解病情的變化,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