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石症是指膽道系統包括膽囊和膽管內發生結石的疾病。結石主要由膽固醇、膽紅素、鈣鹽等成分組成,可引起膽囊或膽管的炎症、梗阻等問題,導致右上腹疼痛、黃疸、發熱等症狀。
膽石症的形成原因較為複雜,可能與膽汁成分的改變、膽汁淤積、膽道感染、膽囊功能異常以及遺傳因素等有關。長期高脂肪、高膽固醇飲食,肥胖,缺乏運動,某些藥物的使用等都可能增加膽石症的發病風險。
膽石症的診斷主要依靠臨床表現、超聲檢查、CT 檢查、磁共振胰膽管造影MRCP等。對於無症狀的膽石症患者,一般不需要立即治療,但需要定期復查。而對於有症狀的患者,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藥物治療主要用於緩解症狀、控制炎症,手術治療則是去除結石、解除梗阻,常用的手術方法有膽囊切除術、膽管切開取石術等。
在日常生活中,預防膽石症的發生非常重要。應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適量攝入蛋白質、膳食纖維,減少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的攝入,避免暴飲暴食。同時,要注意適當運動,控制體重,避免久坐不動。定期進行體檢,及時發現和處理可能存在的問題,也是預防膽石症的重要措施之一。如果已經被診斷為膽石症,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飲食和生活方式的調整,以促進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