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鏡檢查常用於宮頸癌篩查異常、接觸性出血、陰道或宮頸病變可疑、HPV 持續感染、評估治療效果等情況。
1. 宮頸癌篩查異常:當宮頸細胞學檢查如 TCT結果出現不典型鱗狀細胞、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等異常情況時,為進一步明確宮頸病變的程度和性質,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在陰道鏡的放大作用下,觀察宮頸表面的形態和血管情況,確定病變部位並取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判斷是否存在宮頸癌前病變或宮頸癌 。
2. 接觸性出血:性生活後、婦科檢查後出現陰道出血現象,排除陰道、宮頸急性炎症等其他原因後,通過陰道鏡檢查可以直接觀察宮頸、陰道壁等部位,查找出血原因,看是否存在宮頸息肉、宮頸糜爛樣改變、宮頸癌等病變 。
3. 陰道或宮頸病變可疑:在婦科檢查時發現陰道或宮頸有腫物、潰瘍、菜花狀改變等可疑病變,通過陰道鏡檢查能更清晰地觀察病變的大小、形態、位置等,有助於初步判斷病變的性質,為後續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 。
4. HPV 持續感染:人乳頭瘤病毒HPV持續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對於高危型 HPV 持續感染超過 1 年以上的患者,進行陰道鏡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宮頸上皮是否已經出現病變,以便盡早採取干預措施,預防宮頸癌的發生 。
5. 評估治療效果:對於已經進行過宮頸病變治療如宮頸錐切術、物理治療等的患者,通過陰道鏡檢查可以觀察治療部位的愈合情況,判斷病變是否復發,從而指導後續的治療和隨訪 。
進行陰道鏡檢查前,要避免在月經期檢查,檢查前 24 小時內禁止性生活、陰道沖洗及上藥。檢查後可能會有少量陰道出血,需注意保持外陰清潔,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按照醫生安排的時間進行復查。若出現陰道出血量多、發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