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震蕩是指頭部遭受外力打擊後,即刻發生短暫的腦功能障礙。臨床表現為短暫性昏迷、逆行性遺忘以及頭痛、惡心和嘔吐等症狀。
腦震蕩的發生通常是由於頭部受到劇烈撞擊,如車禍、跌倒、運動中的碰撞等。當頭部受到外力衝擊時,腦組織會在顱腔內發生短暫的移位,從而影響腦功能。腦震蕩患者的昏迷時間一般較短,多在幾分鐘至十幾分鐘內恢復清醒,但會出現逆行性遺忘,即對受傷當時及受傷前一段時間內的事情不能回憶。患者還可能伴有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畏光、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這些症狀通常會在數天至數周內逐漸減輕或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的症狀可能會持續較長時間。
對於腦震蕩的診斷,主要依據患者的頭部外傷史、臨床表現以及神經系統檢查。一般來說,腦震蕩患者的神經系統檢查無陽性體徵,頭顱 CT 或 MRI 檢查也無明顯異常。但如果患者的症狀持續加重或出現新的症狀,如劇烈頭痛、頻繁嘔吐、意識障礙等,應及時進行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顱內血腫等嚴重併發症的可能。
在治療方面,腦震蕩患者一般需要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和勞累。同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給予相應的對症治療,如止痛、止吐等。大多數腦震蕩患者經過適當的治療和休息後,症狀可以得到緩解,預後良好。但在恢復期間,患者應注意觀察自己的症狀變化,如果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安全,避免頭部再次受到外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