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痔瘡的方法主要有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等。以下是具體介紹:
1. 保守治療:
調整飲食:保持飲食清淡,多吃蔬菜、水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膩、刺激性食物,以防止便秘,減輕對痔瘡的刺激。
局部用藥:可使用痔瘡膏、栓劑等藥物,如馬應龍麝香痔瘡膏,具有消腫止痛、止血等作用;復方角菜酸酯栓能緩解痔瘡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坐浴:用溫水或高錳酸鉀溶液坐浴,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痔瘡症狀,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2 - 3 次。
提肛運動:進行有意識的收縮肛門動作,早晚各一次,每次做 30 - 50 下,可增強肛門括約肌的功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
2. 手術治療:
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術:適用於重度內痔和環狀痔,通過吻合器切除直腸下端黏膜和黏膜下組織,達到治療目的,手術時間短,出血少,術後恢復快。
外痔切除術:對於外痔較大或疼痛明顯的患者,可採用手術切除外痔,切除範圍包括外痔靜脈叢及皮贅,術後傷口需定期換藥,避免感染。
混合痔外剝內扎術:將外痔剝離,內痔結扎,既能切除外痔組織,又能使內痔斷流,達到治療混合痔的效果,該手術相對複雜,需嚴格掌握手術適應證。
在治療痔瘡過程中,患者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避免久坐久站,定時排便,排便時不要久蹲,保持大便通暢。同時,要注意肛周衛生,勤換內褲,避免局部摩擦和刺激。如果症狀嚴重或經過保守治療無效,應及時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