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動症,醫學上稱為震顫,是一種不自主的、有節律的肌肉收縮或顫動,導致身體的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出現抖動的症狀。
抖動症可以分為多種類型,如靜止性震顫、動作性震顫和姿勢性震顫等。靜止性震顫在身體放鬆、靜止時出現,如帕金森病患者常見的手部震顫;動作性震顫在肌肉主動收縮時發生,如書寫時出現的手抖;姿勢性震顫則在維持某種姿勢時出現,如站立時腿部的抖動。
引起抖動症的原因多種多樣,包括神經系統疾病、內分泌疾病、藥物副作用、遺傳因素等。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病、特發性震顫、小腦病變等是常見的原因;某些內分泌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亢進,也可能導致抖動;某些藥物的使用,如抗精神病藥物、抗癲癇藥物等,可能引起藥源性震顫;遺傳因素在一些抖動症的發病中也起到一定作用。
對於抖動症的診斷,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症狀、病史、體格檢查以及必要的輔助檢查,如神經系統檢查、血液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來確定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現不明原因的抖動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盡早明確診斷並進行治療。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均衡飲食、適量運動、避免過度勞累等,也有助於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