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是由於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的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
心絞痛的主要症狀為胸部壓榨性疼痛,可伴有窒息感或瀕死感。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內側達無名指和小指,或至頸、咽或下頜部。疼痛通常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飽食、寒冷等情況下誘發,持續時間一般為數分鐘,休息或含服消酸甘油後可緩解。
心絞痛的發病機制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血管狹窄,當心肌需氧量增加時,狹窄的冠狀動脈不能相應地增加供血,從而引起心肌缺血。冠狀動脈痙攣也可導致心絞痛的發生。
診斷心絞痛需要結合患者的症狀、心電圖檢查、心肌酶學檢查等。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是使用硝酸酯類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以擴張冠狀動脈、減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則是通過冠狀動脈成形術、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等方法,改善冠狀動脈的血流。
對於患有心絞痛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控制體重等。同時,要避免過度勞累和情緒激動,按照醫生的建議定期復查,按時服藥,以控制病情的發展,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