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液,肉眼可見的血尿尿液呈洗肉水樣、濃茶色或紅色,而僅在顯微鏡下發現紅細胞增多的為鏡下血尿。
引起血尿的原因多種多樣。泌尿系統疾病是導致血尿的常見原因,如腎小球腎炎、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泌尿系統結石、泌尿系統腫瘤等。這些疾病可能會損傷泌尿系統的黏膜,導致血液進入尿液中。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系統性紅斑狼瘡等,也可能會引起血尿,這是由於這些疾病影響了血液的正常凝固功能或導致血管損傷。一些藥物的副作用也可能導致血尿,如抗凝藥物、磺胺類藥物等。
當發現血尿時,應及時就醫進行詳細的檢查,如尿常規、尿紅細胞形態分析、泌尿系統超聲、CT 等,以明確病因。醫生會根據具體的病因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如果是泌尿系統感染,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果是泌尿系統結石,可能需要進行碎石或取石治療;如果是泌尿系統腫瘤,可能需要進行手術、化療、放療等綜合治療;如果是全身性疾病引起的血尿,則需要治療原發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多喝水,避免過度勞累,注意個人衛生,預防泌尿系統感染。如果正在服用可能導致血尿的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用藥。出現血尿應引起重視,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避免病情延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