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刺是一種常見的皮膚問題,醫學上稱為倒刺,是指在指甲周圍皮膚出現的乾裂、翹起的小皮刺。
肉刺的形成主要是由於皮膚乾燥、角質層乾裂所致。手部皮膚長期受到摩擦、刺激,如頻繁洗手、接觸化學物質等,會使皮膚表面的油脂減少,水分流失加快,導致角質層失去彈性,容易出現乾裂和翹起,形成肉刺。缺乏某些維生素,如維生素 A、B 族維生素等,也可能增加肉刺出現的風險。
當出現肉刺時,應避免用手撕拉,以免引起皮膚破損和感染。正確的處理方法是先用溫水浸泡手部,使皮膚變軟,然後用指甲刀將肉刺整齊地剪掉。剪完後,可以塗抹一些護手霜或潤膚油,以保持手部皮膚的濕潤。
為了預防肉刺的產生,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手部護理。盡量減少手部接觸刺激性物質,如肥皂、洗滌劑等。洗手後及時擦乾,並塗抹護手霜。在乾燥的季節,可以適當增加護手霜的使用頻率。同時,要注意飲食均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堅果等,以維持皮膚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