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熱病疫苗的不良反應主要包括局部反應、全身反應等。常見的不良反應有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硬結等;罕見的不良反應有發熱、頭痛、乏力、肌肉疼痛、關節疼痛等。以下是詳細內容:
1. 局部反應:注射部位疼痛較為常見,一般在接種後 24 小時內出現,持續 1 - 2 天可自行緩解。注射部位紅腫也是較常見的反應,通常在接種後 1 - 2 天開始出現,直徑一般不超過 2.5 釐米,3 - 5 天可消退。注射部位硬結相對較少見,多在接種後 3 - 7 天出現,質地較硬,直徑一般不超過 1 釐米,可通過熱敷等方式促進吸收。
2. 全身反應:發熱是較為罕見的不良反應,體溫一般在 38.5℃以下,持續 1 - 2 天可自行恢復正常。頭痛較為常見,多為輕度頭痛,可自行緩解。乏力感在接種後可能出現,表現為全身無力、疲倦,一般持續 1 - 2 天。肌肉疼痛和關節疼痛也較為少見,可累及四肢肌肉和關節,疼痛程度一般較輕,持續 1 - 3 天。
在接種黃熱病疫苗後,應注意觀察自身身體狀況,如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同時,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勞累和受涼,以促進身體的恢復。如果不良反應持續時間較長或症狀較重,應及時就醫治療。接種黃熱病疫苗前應充分瞭解其不良反應,接種後要密切觀察自身身體狀況,如有異常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