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不吸媽媽母乳可能是乳頭條件不佳、餵養姿勢不當、口腔問題、母乳味道改變、環境因素等因素,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調整乳頭狀態、糾正餵養姿勢、治療口腔疾病、改善母乳味道、優化環境等。
1. 乳頭條件不佳:乳頭扁平或凹陷,新生兒難以含住吸吮。可在餵奶前用乳頭矯正器牽拉乳頭,或用手輕輕向外提拉乳頭,使乳頭突出便於寶寶含接。餵奶時,盡量讓寶寶張大嘴巴含住大部分乳暈。
2. 餵養姿勢不當:姿勢不正確會讓新生兒吸吮不順暢。媽媽要選擇舒適的體位,如坐位或側臥位,將寶寶的身體貼近自己,頭和身體呈一條直線,寶寶的臉對著乳房,鼻尖對準乳頭,讓寶寶含住乳頭和大部分乳暈。
3. 口腔問題:鵝口瘡、口腔潰瘍等會使新生兒吸吮時疼痛。鵝口瘡可遵醫囑用制霉菌素片研成粉末,加適量甘油調勻後塗於患處;口腔潰瘍可遵醫囑用冰硼散、西瓜霜噴劑、開喉劍噴霧劑噴於潰瘍處。同時要注意寶寶口腔清潔。
4. 母乳味道改變:媽媽飲食過於辛辣、油膩或吃了特殊氣味食物,會使母乳味道改變。媽媽要調整飲食,保持清淡、均衡,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優質蛋白食物。
5. 環境因素:周圍環境嘈雜、溫度不適等會分散新生兒注意力。餵奶時要選擇安靜、舒適、溫度適宜的環境,減少外界干擾,讓寶寶能專注吃奶。
餵奶過程中要密切觀察新生兒狀態,確保其呼吸順暢。若寶寶長時間不吸母乳且情況未改善,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