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肌肉和筋膜的無菌性炎症,其診斷要點包括臨床表現、體格檢查、影像學檢查等。以下是對筋膜炎診斷要點的詳細介紹:
臨床表現:
1. 疼痛:為筋膜炎最主要的症狀,多為酸痛、脹痛,可發生在身體的多個部位,如頸部、肩部、腰部、背部等。疼痛可在勞累、受涼後加重,休息後減輕。
2. 肌肉緊張:受累肌肉可出現緊張、僵硬,觸摸時可感覺到肌肉條索狀改變。
3. 活動受限:由於疼痛和肌肉緊張,患者可能會出現相應部位的活動受限,如頸部轉動困難、腰部屈伸不利等。
體格檢查:
1. 壓痛:在病變部位可觸及明顯的壓痛,壓痛點常固定,有時可觸及痛性結節或條索狀物。
2. 肌肉緊張度:檢查時可發現受累肌肉的緊張度增加,肌肉硬度增高。
3. 活動度檢查:通過對相應部位的活動度進行檢查,可發現活動範圍減小,活動時疼痛加重。
影像學檢查:
1. X 線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但可用於排除其他骨骼疾病。
2. 磁共振成像MRI:可顯示筋膜的炎症水腫信號,有助於明確診斷。
3. 超聲檢查:可發現筋膜增厚、回聲增強等改變。
實驗室檢查:一般無特異性實驗室指標,但在某些情況下,如懷疑感染性筋膜炎時,可進行血常規、血沈、C-反應蛋白等檢查,以協助診斷。
在日常生活中,筋膜炎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受涼。同時,可進行適當的運動,如伸展運動、瑜伽等,有助於緩解肌肉緊張和疼痛。如果症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