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鏡抬舉徵陽性是指在腸鏡檢查過程中,當醫生嘗試在病變部位的黏膜下層注射生理鹽水時,病變部位能夠被抬起,表明病變沒有侵犯到深層組織,適合進行內鏡下的治療,如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或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
在進行腸鏡檢查時,如果發現腸道內有病變,如息肉、早期腫瘤等,醫生會通過評估病變的抬舉徵來判斷病變的浸潤深度和治療的可行性。如果抬舉徵陽性,說明病變相對表淺,尚未累及深層組織,通過內鏡下治療可以完整地切除病變,達到治療的目的,同時也能減少手術創傷和併發症的發生。
如果抬舉徵陰性,即病變部位在注射生理鹽水後不能被抬起,提示病變可能已經侵犯到深層組織,內鏡下治療可能無法完全切除病變,此時可能需要考慮外科手術等其他治療方法。
腸鏡抬舉徵是評估腸道病變是否適合內鏡下治療的一個重要指標。在腸鏡檢查後,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治療和隨訪。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辛辣油膩食物,避免過度飲酒和吸煙,同時要定期進行腸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和治療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