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的 CT 檢查是診斷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包括腰椎間盤的形態、密度、位置以及椎管和神經根的情況等。常見的檢查內容有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和程度、椎間盤的形態和結構、椎管狹窄情況、神經根受壓情況等。
1. 椎間盤突出的位置和程度:
通過 CT 圖像可以明確椎間盤突出的節段,如 L3/L4、L4/L5、L5/S1 等,以及突出的程度,如輕度、中度、重度等。
2. 椎間盤的形態和結構:
觀察椎間盤的形態是否規則,有無變形、破裂等情況,以及椎間盤的內部結構,如髓核、纖維環等是否正常。
3. 椎管狹窄情況:
檢查椎管的管徑是否變窄,以及狹窄的程度和範圍,這對於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具有重要意義。
4. 神經根受壓情況:
查看神經根是否受到椎間盤突出的壓迫,受壓的程度和位置如何,有助於判斷患者的症狀和體徵是否與影像學表現相符。
在進行腰椎間盤突出的 CT 檢查後,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相應的治療和康復。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避免長時間彎腰或負重,加強腰部肌肉的鍛鍊,以增強腰部的穩定性,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的發生和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