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慢性膽囊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發佈時間:2025-02-24 16:00:26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慢性膽囊炎的中醫治療方法有中藥調理、針灸治療、推拿按摩、食療養生、中藥外敷等。

1. 中藥調理:慢性膽囊炎多因肝膽氣滯、濕熱蘊結等所致。中藥可通過辨證論治,調節人體氣血、臟腑功能。如服用消炎利膽片,其具有清熱、祛濕、利膽功效,能緩解膽囊炎引起的口苦等症狀;膽寧片可疏肝利膽、清熱通下,改善膽汁排泄;利膽排石顆粒能清熱利濕、利膽排石,減輕膽囊炎症。這些藥物遵醫囑使用,可從根本上改善膽囊內環境,減輕炎症。

2. 針灸治療:針灸對於慢性膽囊炎有一定療效。通過刺激特定穴位,如膽囊穴、陽陵泉、太衝等,能調節膽囊的收縮和膽汁的分泌。膽囊穴是經外奇穴,直接作用於膽囊;陽陵泉為膽經合穴,可疏洩肝膽之氣;太衝能平肝息風、疏肝理氣。針刺這些穴位,可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膽囊功能,減輕炎症反應。

3. 推拿按摩:慢性膽囊炎患者進行推拿按摩,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按摩腹部膽囊體表投影區,以輕柔手法順時針按摩,能促進膽囊蠕動,利於膽汁排出。還可按摩背部肝俞、膽俞等穴位,調節肝膽氣血。通過手法刺激,可緩解膽囊痙攣,減輕疼痛,改善膽囊的生理功能,達到輔助治療目的。

4. 食療養生:對於慢性膽囊炎患者,合理飲食很關鍵。多吃清淡、易消化食物,如冬瓜湯,冬瓜有利水清熱作用,可減輕膽囊負擔;玉米須茶,玉米須能利尿利膽,促進膽汁排泄;蘿蔔粥,蘿蔔可下氣消食,有助於消化,減少食物在膽囊內的瘀滯,從而緩解膽囊炎症狀。

5. 中藥外敷:中藥外敷可使藥物透過皮膚直達病所。選用大黃、芒硝等藥物研末,用醋調成糊狀,外敷於膽囊體表投影區。大黃有清熱瀉火、逐瘀通經功效,芒硝能軟堅瀉下、清熱消腫。藥物通過皮膚滲透,可改善膽囊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腫脹,緩解疼痛。

治療期間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飲食上忌油膩、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心情舒暢,定期復查,根據身體狀況調整治療方案。

相關文章
慢性膽囊炎的中醫治療方法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