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中醫上痛經有哪幾種類型

發佈時間:2025-02-14 11:48:05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中醫上痛經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氣滯血瘀型、寒凝血瘀型、濕熱瘀阻型、氣血虛弱型、肝腎虧虛型等。

1.氣滯血瘀型:多因情志不舒,肝氣郁結,氣滯血瘀,經行不暢而致痛經。症見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行而不暢,血色紫暗有塊,塊下痛暫減,乳房脹痛,胸悶不舒等。

2.寒凝血瘀型:常因經期冒雨涉水,或過食生冷,寒邪客於胞宮,血遇寒則凝,瘀滯不通而發痛經。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經血量少,色暗有塊,畏寒肢冷等。

3.濕熱瘀阻型:多見於素體濕熱內盛,或經期、產後攝生不慎,感受濕熱之邪,與血相搏,瘀阻衝任、胞宮而致痛經。可見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熱感,或伴腰骶脹痛,平時帶下量多,色黃質稠有臭味,月經量多或經期延長,經色暗紅等。

4.氣血虛弱型:多因久病體虛,或脾胃虛弱,氣血生化不足,經行之後,血海空虛,胞脈失養而致痛經。症見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喜按,月經量少,色淡質稀,神疲乏力,頭暈心悸等。

5.肝腎虧虛型:素體肝腎不足,或房勞多產,損傷肝腎,精虧血少,衝任失養,行經之後,血海更虛,胞脈失濡而發痛經。可見經期或經後小腹綿綿作痛,腰部酸痛,經血量少,色淡黯,質清稀,或有頭暈耳鳴,面色晦黯等。

痛經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冒雨涉水及過食生冷寒涼之品。保持心情舒暢,避免精神刺激和情緒波動。注意勞逸結合,不宜過度勞累。若痛經症狀嚴重,應及時就醫,遵醫囑進行治療,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文章
中醫上痛經有哪幾種類型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