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中醫上導致骨質增生的病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2-14 11:49:07
李偉明主任醫師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中醫認為,骨質增生的病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以下勞損與外傷、外感風寒濕邪、肝腎虧虛、痰濕內阻、氣血瘀滯等。

1. 勞損與外傷:

長期的勞作或外傷,會導致筋骨受損。筋骨損傷後,若未能及時修復,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養,易形成骨質增生。如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的人,或運動員等,由於關節部位長期承受較大的壓力和摩擦力,容易導致關節軟骨磨損,進而引發骨質增生。

2. 外感風寒濕邪:

風、寒、濕等邪氣侵襲人體,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筋骨失於濡養。邪氣久居不去,可導致關節疼痛、僵硬,甚至骨質增生。在寒冷潮濕的環境中工作或生活的人,更容易受到風寒濕邪的侵襲,增加骨質增生的發病風險。

3. 肝腎虧虛:

肝主筋,腎主骨,肝腎虧虛則筋骨失養。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肝腎之氣逐漸衰退,筋骨也會逐漸變得脆弱。肝腎不足,不能濡養筋骨,筋骨失養則易發生退變,從而形成骨質增生。中老年人由於肝腎之氣漸衰,是骨質增生的高發人群。

4. 痰濕內阻:

飲食不節、勞逸失度等因素,可導致脾胃功能失調,水濕運化失常,聚濕生痰。痰濕內阻,經絡氣血運行受阻,筋骨失養,也可引發骨質增生。肥胖者或喜食肥甘厚味者,體內痰濕較盛,易患骨質增生。

5. 氣血瘀滯:

外傷、勞損或其他因素,可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瘀血凝滯。瘀血阻滯經絡,筋骨失養,可促使骨質增生的形成。長期保持同一姿勢或缺乏運動的人,氣血運行容易不暢,增加了骨質增生的發病可能性。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姿勢,避免過度勞累和外傷。注意保暖,避免風寒濕邪的侵襲。飲食宜均衡,避免過度飲酒和食用肥甘厚味。適當進行運動,增強體質,促進氣血運行。如出現關節疼痛、僵硬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便早期診斷和治療。

相關文章
中醫上導致骨質增生的病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