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中耳炎的幾大誘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2-14 08:10:08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好發於兒童。以下是中耳炎的幾大誘因等:

1. 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中耳炎最常見的誘因之一。當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時,病原體可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炎症。

2. 游泳或洗澡時水進入耳朵:游泳、洗澡或洗頭時,如果水進入耳朵且未能及時排出,可能會導致細菌或真菌滋生,從而引發中耳炎。

3. 吸煙:吸煙不僅對呼吸系統有害,還可能增加患中耳炎的風險。煙霧中的有害物質可影響中耳的正常功能,使中耳更容易受到感染。

4. 過度擤鼻:用力擤鼻時,鼻腔內的壓力會增加,可能導致病原體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發中耳炎。

5. 免疫功能低下: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如嬰幼兒、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更容易患上中耳炎。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這些誘因:

1.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時,炎症可能會蔓延至咽鼓管,導致咽鼓管黏膜充血、腫脹,使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內的空氣被吸收後形成負壓,引發中耳滲液。

病原體可直接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感染。常見的病原體包括病毒如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和細菌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2. 游泳或洗澡時水進入耳朵:

水中可能含有細菌、真菌等病原體,當水進入耳朵後,為病原體的生長繁殖提供了適宜的環境。

如果外耳道有破損或濕疹,更容易發生感染,進而蔓延至中耳。

3. 吸煙:

吸煙會導致中耳黏膜的纖毛運動減弱,降低中耳的自我清潔能力,使病原體更容易在中耳內定植和繁殖。

煙霧中的有害物質還可能引起中耳黏膜的炎症反應,增加中耳炎的發生風險。

4. 過度擤鼻:

過度擤鼻會使鼻腔內的壓力驟然升高,迫使鼻涕向鼻後孔擠出,到達咽鼓管,引發中耳炎。

正確的擤鼻方法是:用手指壓住一側鼻孔,輕輕擤出對側鼻孔的鼻涕,然後再用同樣的方法擤另一側。

5. 免疫功能低下: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成熟,老年人的免疫系統功能逐漸衰退,患有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艾滋病等或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人,免疫系統受到抑制,這些人群的抵抗力較弱,容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從而引發中耳炎。

為了預防中耳炎的發生,我們應該注意保持耳部清潔,避免水進入耳朵;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時治療感冒等疾病;戒煙限酒,增強自身免疫力;正確擤鼻,避免用力過度。如果出現耳部疼痛、聽力下降、耳鳴等症狀,應及時就醫,以免延誤病情。

相關文章
中耳炎的幾大誘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