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好發於兒童。其病因較為複雜,包括以下等方面:
1. 上呼吸道感染:這是中耳炎最常見的病因之一。當感冒、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時,病原體可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炎症。
2. 游泳或洗澡時水進入耳朵:不乾淨的水進入中耳,容易滋生細菌,導致感染。
3. 吸煙:吸煙不僅會對呼吸系統造成損害,也可能影響咽鼓管的功能,增加中耳炎的發病風險。
4. 嬰兒仰臥餵奶:嬰兒的咽鼓管短而平,仰臥餵奶時,乳汁可能經咽鼓管嗆入中耳,引發炎症。
5. 耳部外傷:耳部受到外傷,如鼓膜穿孔等,細菌容易侵入中耳,引發感染。
下面我們來詳細瞭解一下這些病因:
1. 上呼吸道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時,鼻腔和咽喉部的炎症可蔓延至咽鼓管,導致咽鼓管黏膜充血、腫脹,使咽鼓管功能障礙,中耳內的空氣被吸收後形成負壓,引發中耳黏膜的淤血、滲出,為細菌滋生創造了條件。
常見的病原體如肺炎鏈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可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化膿性中耳炎。
2. 游泳或洗澡時水進入耳朵:
水中可能含有各種細菌、真菌和病毒,如果水進入耳朵後沒有及時清理,這些微生物就可能在中耳內繁殖,引起炎症。
尤其是在水質較差的游泳池或公共浴室中游泳,感染的風險更高。
3. 吸煙:
吸煙會釋放出多種有害物質,如尼古丁、一氧化碳等,這些物質可引起小血管痙攣,影響中耳的血液供應,降低中耳的抵抗力。
吸煙還可能導致咽鼓管黏膜的纖毛運動減弱,使分泌物排出不暢,增加感染的機會。
4. 嬰兒仰臥餵奶:
嬰兒的咽鼓管尚未發育完全,短而平,且位置較低。仰臥餵奶時,乳汁容易經咽鼓管流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建議母親在餵奶時將嬰兒抱起,呈半臥位,以減少乳汁嗆入中耳的風險。
5. 耳部外傷:
耳部外傷可導致鼓膜穿孔,使外界的細菌直接進入中耳,引起感染。
外傷還可能損傷中耳的結構,影響中耳的正常功能。
中耳炎如果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一系列的併發症,如鼓膜穿孔、聽力下降、耳鳴、眩暈等,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顱內感染,危及生命。一旦出現耳部疼痛、流膿、聽力下降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規範的治療。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注意保持耳部清潔,避免水進入耳朵;預防感冒,及時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戒煙限酒,減少對耳部的損害;給嬰兒餵奶時要注意姿勢,避免乳汁嗆入中耳。如果出現耳部不適,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不要自行用藥或忽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