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償期的常見表現之一,其病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
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靜脈回流受阻、自身免疫性肝病等。
1. 病毒性肝炎:
我國肝硬化患者多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部分患者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
病毒感染導致肝細胞反復炎症壞死,纖維組織增生,最終發展為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償時可出現腹水。
2. 酒精性肝病:
長期大量飲酒可導致酒精性肝病,進而發展為肝硬化。
酒精對肝細胞有直接毒性作用,可引起肝細胞脂肪變性、壞死和纖維化,最終導致肝硬化腹水的形成。
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隨著肥胖和代謝綜合徵的發病率增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已成為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該病可導致肝細胞脂肪變性和炎症,逐漸發展為肝纖維化和肝硬化,進而出現腹水。
4. 肝靜脈回流受阻:
布加綜合徵、右心衰竭等可導致肝靜脈回流受阻,肝臟淤血,長期可引起肝硬化及腹水。
肝靜脈回流障礙使得肝臟血液灌注減少,肝細胞缺氧、壞死,纖維組織增生,最終導致肝硬化腹水的發生。
5. 自身免疫性肝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發性膽汁性膽管炎等自身免疫性肝病可導致肝細胞損傷和炎症,長期可發展為肝硬化。
自身免疫反應引起的肝細胞破壞和免疫調節異常,是自身免疫性肝病導致肝硬化腹水的主要原因。
對於肝硬化腹水患者,應及時就醫,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治療。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包括限制鈉鹽和水的攝入、使用利尿劑、補充白蛋白、治療原發病等。同時,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感染,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治療,以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