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存在傷筋後絕對快速恢復的方法,因為恢復速度受多種因素影響,不過採取科學合理的措施能有效促進恢復。
傷筋初期,也就是受傷後的 24 - 48 小時內,冷敷十分關鍵。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傷筋部位,每次 15 - 20 分鐘,每隔 2 - 3 小時敷一次。冷敷能使局部血管收縮,減輕腫脹和疼痛。同時,要讓受傷部位充分休息,避免過度活動加重損傷。可以使用繃帶或支具對傷處進行適當固定,限制不必要的活動。
在傷筋 48 小時後,可進行熱敷。用熱毛巾或熱水袋敷於患處,溫度以能耐受為宜,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淤血和滲出液的吸收。還可以配合一些物理治療手段,比如按摩,但按摩力度要適中,應由專業人員操作,通過按摩緩解肌肉緊張,改善局部營養供應。
藥物輔助也有助於恢復。可在醫生指導下,外用一些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如雲南白藥膏、紅花油等;疼痛較明顯時,也可口服非甾體抗炎藥減輕疼痛。
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像瘦肉、魚類、蛋類、新鮮蔬果等,為身體恢復提供充足營養。
傷筋恢復需要時間,不要急於求成而過早進行劇烈運動。在恢復過程中,如果腫脹、疼痛持續加重或長時間沒有改善,應及時就醫。要嚴格按照上述方法進行護理和恢復,切不可自行隨意嘗試不科學的方法,以免影響恢復效果,甚至造成更嚴重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