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常見的轉移途徑有淋巴轉移、血行轉移、種植轉移、直接蔓延、神經鞘轉移等。
1. 淋巴轉移:是胃癌最主要的轉移途徑,癌細胞可通過淋巴管轉移至局部或遠處淋巴結。胃周淋巴結是常見的轉移部位,隨著病情進展,可轉移至遠處的左鎖骨上淋巴結等,這種轉移方式在進展期胃癌中較為多見,對判斷病情分期和治療方案的選擇有重要意義。
2. 血行轉移:癌細胞進入血液循環後,可隨血流到達身體各部位,常見轉移至肝臟、肺、骨、腦等器官。肝臟是血行轉移的好發部位,可導致肝功能損害等一系列症狀;轉移至肺部可出現咳嗽、咯血、胸痛等表現;骨轉移會引起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腦轉移則可能導致頭痛、嘔吐、肢體活動障礙等神經系統症狀。
3. 種植轉移:當胃癌組織侵犯至漿膜層後,癌細胞可脫落並種植在腹膜、大網膜、盆腔臟器等表面。種植在盆腔時,可在直腸膀胱陷凹或直腸子宮陷凹處形成結節,女性患者還可能出現卵巢轉移,形成Krukenberg瘤,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後。
4. 直接蔓延:胃癌可直接向周圍組織和器官蔓延,如侵犯食管下端、十二指腸、肝臟、胰腺、橫結腸等。侵犯食管下端可導致吞咽困難;侵犯十二指腸可引起梗阻;侵犯周圍臟器會增加手術切除難度,影響治療效果。
5. 神經鞘轉移:相對較為罕見,癌細胞沿著神經鞘膜向遠處轉移,可引起局部疼痛、感覺異常等症狀,這種轉移方式在診斷和治療上都有一定特殊性。
胃癌轉移情況複雜多樣,一旦確診胃癌,患者應積極配合醫生進行全面檢查,準確判斷轉移情況,制定個體化的綜合治療方案。治療過程中要嚴格按照醫生安排進行各項治療和檢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心態,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