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傷是一種常見的眼科疾病,其病因多種多樣,包括機械性眼外傷、化學性眼外傷、熱燒傷性眼外傷、輻射性眼外傷、電光性眼外傷等。
1. 機械性眼外傷:
眼球鈍挫傷:多由球類、拳頭、石塊等鈍性物體打擊眼部所致,可引起眼瞼淤血、腫脹,結膜下出血,角膜擦傷,虹膜睫狀體炎,前房積血,晶狀體脫位,視網膜震蕩等。
眼球穿通傷:銳器如刀、針、剪等刺傷或異物擊穿眼球壁,可導致角膜穿孔、虹膜脫出、晶狀體破裂、玻璃體脫出、視網膜脫離等,嚴重者可導致失明。
眼附屬器外傷:眼瞼外傷可導致眼瞼裂傷、眼瞼缺損;眼眶外傷可引起眶骨骨折、眶內血腫、眼球突出或內陷;淚器外傷可導致淚小管斷裂、淚囊炎等。
2. 化學性眼外傷:
酸性燒傷:常見的酸性物質有硫酸、鹽酸、硝酸等,可引起角膜上皮壞死、脫落,角膜基質水腫、混濁,虹膜睫狀體炎,繼發性青光眼等。
鹼性燒傷:常見的鹼性物質有氫氧化鈉、氫氧化鉀、氨水等,其損傷程度比酸性燒傷更為嚴重,可迅速滲透到眼內組織,引起角膜潰瘍、穿孔,虹膜睫狀體炎,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等。
3. 熱燒傷性眼外傷:
火焰燒傷:多由火焰直接接觸眼部引起,可導致眼瞼、結膜、角膜燒傷,嚴重者可引起眼球萎縮。
高溫液體燙傷:如沸水、熱油等濺入眼部,可引起眼瞼、結膜、角膜燙傷,出現水皰、潰瘍等。
4. 輻射性眼外傷:
紫外線損傷:多發生在電焊工、高原地區居民等人群中,可引起角膜上皮點狀剝脫、電光性眼炎。
紅外線損傷:長期暴露在紅外線環境中,可導致晶狀體混濁,形成白內障。
離子輻射損傷:如 X 射線、γ射線等,可引起視網膜水腫、出血,晶狀體混濁,甚至導致放射性白內障、視網膜病變等。
5. 電光性眼外傷:
是眼部受紫外線照射所致,常見於電焊工、紫外線消毒人員等。表現為雙眼刺痛、畏光、流淚、眼瞼痙攣、結膜充血、角膜上皮點狀脫落等,一般在 24 小時內可自行恢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保護眼睛,避免眼外傷的發生。如在工作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佩戴防護眼鏡;在進行體育運動時,注意避免眼部受傷;在使用化學物品時,要注意防護,避免濺入眼內等。一旦發生眼外傷,應及時就醫,進行正確的處理,以減少眼部損傷,保護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