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痴呆的病因是甚麼

發佈時間:2025-02-13 11:35:43
陳文珍副主任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

痴呆是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並導致患者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和工作能力明顯減退的綜合徵。其病因較為複雜,主要包括

1. 神經退行性病變:如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路易體痴呆等。這是導致痴呆最常見的原因之一,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中的神經元逐漸退化和死亡,從而影響認知功能。

2. 血管性因素:包括腦梗死、腦出血、腦小血管病等。腦血管疾病會導致腦部供血不足,進而影響大腦的正常功能,引發痴呆。

3. 營養代謝障礙:如維生素 B12 缺乏、甲狀腺功能低下、肝腎功能障礙等。這些疾病會影響身體的新陳代謝,導致大腦營養供應不足,從而影響認知功能。

4. 感染性疾病:如腦炎、腦膜炎等。感染性疾病會對大腦造成直接的損害,導致認知功能障礙。

5. 其他因素:如頭部外傷、中毒、腦積水、腦腫瘤等。這些因素相對較為罕見,但也可能導致痴呆的發生。

以下是對上述病因的詳細介紹:

1. 神經退行性病變:

阿爾茨海默病:是最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痴呆類型,其發病機制與大腦中β-澱粉樣蛋白沈積和tau 蛋白異常磷酸化有關,導致神經元損傷和死亡。

帕金森病:除了運動症狀外,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後期也可能出現認知功能障礙,主要與多巴胺能神經元丟失和路易小體形成有關。

路易體痴呆:其特徵是大腦中存在路易小體,患者會出現波動性的認知障礙、視幻覺和帕金森樣症狀。

2. 血管性因素:

腦梗死:由於腦部血管堵塞,導致局部腦組織缺血缺氧壞死,從而影響認知功能。

腦出血:腦內血管破裂出血,壓迫周圍腦組織,可引起急性認知功能障礙,如病情嚴重或反復發作,可導致慢性血管性痴呆。

腦小血管病:長期的高血壓、糖尿病等危險因素可導致腦小血管病變,影響腦部血液循環,進而引起認知功能下降。

3. 營養代謝障礙:

維生素 B12 缺乏:維生素 B12 對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至關重要,缺乏時可導致神經系統損害,出現認知障礙、精神症狀等。

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激素分泌不足會影響大腦的代謝和發育,導致智力減退、反應遲鈍等認知功能障礙。

肝腎功能障礙:肝臟和腎臟是人體的重要代謝器官,功能障礙時會導致體內毒素蓄積,影響大腦功能。

4. 感染性疾病:

腦炎:病毒、細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的腦部炎症,可導致神經元損傷和認知功能障礙。

腦膜炎:腦膜的炎症性疾病,可影響腦脊液循環和大腦的營養供應,導致認知功能下降。

5. 其他因素:

頭部外傷:嚴重的頭部外傷可導致腦挫裂傷、顱內血腫等,進而引起認知功能障礙。

中毒:如一氧化碳中毒、重金屬中毒等,可對大腦造成直接損害,導致痴呆。

腦積水:腦脊液循環障礙導致腦室擴大,壓迫腦組織,可引起認知功能下降。

腦腫瘤:腦腫瘤可壓迫或侵犯周圍腦組織,影響大腦功能,導致痴呆。

痴呆的病因複雜,可能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對於痴呆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全面的評估和診斷,以便採取針對性的治療措施。同時,家屬和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足夠的關愛和支持,幫助他們提高生活質量。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等,以降低痴呆的發病風險。

相關文章
痴呆的病因是甚麼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