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呆是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並導致患者日常生活、社會交往和工作能力明顯減退的綜合徵。以下是痴呆常見的病因等:
1. 阿爾茨海默病:這是最常見的痴呆類型,佔所有痴呆病例的 50% - 70%。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遺傳、環境、神經遞質異常等多種因素有關。患者的大腦會出現β-澱粉樣蛋白沈積和tau 蛋白過度磷酸化,導致神經元損傷和死亡,從而引起認知功能障礙。
2. 血管性痴呆:是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的常見痴呆類型,佔 10% - 20%。主要由於腦血管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等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引起神經元損傷和認知功能下降。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吸煙等是血管性痴呆的危險因素。
3. 路易體痴呆:佔痴呆病例的 5% - 10%。其病理特徵為大腦皮質及腦幹內神經元胞質內出現路易小體。患者除了有認知功能障礙外,還常伴有帕金森樣症狀、視幻覺等。
4. 額顳葉痴呆:約佔痴呆病例的 5% - 10%。主要影響額葉和顳葉的功能,導致患者出現行為和人格改變、語言障礙等。
5. 其他原因:包括帕金森病、亨廷頓病、克雅病、正常壓力腦積水、腦外傷、感染、中毒、營養缺乏等也可能導致痴呆,但相對較為罕見。
對於痴呆患者,家屬和護理人員需要給予更多的關愛和支持。要為患者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避免患者走失或發生意外。同時,要注意患者的飲食營養,保證患者攝入足夠的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鼓勵患者參加一些適合的活動,如散步、聽音樂、做手工等,有助於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