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膽囊炎患者的手術治療方法主要有藥物治療、飲食調整、體外衝擊波碎石、膽囊穿刺引流、膽囊切除術等。
1. 藥物治療:急性膽囊炎患者可使用消炎利膽片、頭孢克肟膠囊、山莨菪鹼片。消炎利膽片能清熱、祛濕、利膽,可緩解膽囊的炎症狀態,減輕膽囊的腫脹,促進膽汁的正常排泄,從而緩解膽囊炎症狀。頭孢克肟膠囊作為抗生素,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繁殖,控制膽囊炎症感染,防止炎症進一步擴散。山莨菪鹼片可解除平滑肌痙攣,緩解膽囊因痙攣引起的疼痛,改善膽囊的收縮功能,利於膽汁排出。這些藥物需嚴格按照醫生的囑咐使用。
2. 飲食調整:急性膽囊炎患者要遵循低脂、高維生素飲食原則。減少脂肪攝入,可降低膽汁中膽固醇的濃度,避免膽汁過於黏稠,減少膽汁淤積的風險,從而減輕膽囊的負擔。多攝入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如新鮮的蔬菜、水果,有助於維持膽囊黏膜的正常功能,促進膽囊的修復和膽汁的正常分泌,對緩解急性膽囊炎症狀有積極作用。
3. 體外衝擊波碎石:對於因膽囊結石引發急性膽囊炎且結石符合一定條件的患者適用。體外衝擊波聚焦於膽囊內的結石,通過高能量的衝擊波將結石擊碎成小塊。較小的結石更易通過膽囊管進入膽總管,最終隨膽汁排出體外。這樣能去除引發膽囊炎的結石因素,解除膽囊管梗阻,使膽汁排泄恢復通暢,從而緩解膽囊的炎症和疼痛症狀。
4. 膽囊穿刺引流:在超聲引導下,將穿刺針經皮刺入膽囊,引出膽囊內的膿性膽汁或積液。急性膽囊炎時,膽囊內常有大量滲出液或膿液積聚,導致膽囊內壓力升高,加重炎症和疼痛。通過穿刺引流,能迅速降低膽囊內壓力,減輕膽囊壁的張力,緩解炎症對膽囊壁的刺激,同時引出感染性物質,控制感染,為後續治療創造條件。
5. 膽囊切除術:對於病情嚴重、經保守治療無效或存在膽囊壞死、穿孔等併發症的急性膽囊炎患者,需進行膽囊切除術。切除病變的膽囊,可從根本上消除膽囊的炎症病灶,避免膽囊炎的反復發作。因為膽囊發生嚴重病變後,其正常結構和功能已遭到破壞,難以恢復正常,切除膽囊能有效解決膽汁排泄不暢、炎症持續存在等問題,達到徹底治療的目的。
治療期間,患者要積極配合醫生安排,如實告知自身症狀變化。按照醫生制定的治療方案進行各項治療,包括按時服藥、合理飲食等。若出現腹痛加劇、發熱、黃疸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告知醫生,以便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