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殖道感染、羊膜腔壓力升高、胎膜受力不均、營養素缺乏、創傷等因素會引起胎膜早破。
1.生殖道感染:細菌、病毒、衣原體等病原體上行侵襲宮頸局部胎膜,使胎膜局部張力下降而引起胎膜早破。比如孕婦患有陰道炎、宮頸炎等疾病時,炎症因子會刺激胎膜,使其變得脆弱,容易破裂。
2.羊膜腔壓力升高:雙胎妊娠、羊水過多等情況會使羊膜腔壓力升高,覆蓋宮頸局部的胎膜在壓力作用下容易發生破裂。例如雙胎妊娠時,子宮內空間相對擁擠,羊水和胎兒對胎膜的壓力增大,超過胎膜的承受能力時就可能導致胎膜早破。
3.胎膜受力不均:胎位異常、頭盆不稱等可使胎兒先露部不能與骨盆入口銜接,前羊膜囊所受壓力不均,引起胎膜早破。像臀位時,胎兒臀部對宮頸口的壓力分布與頭位不同,容易造成胎膜局部受力過大而破裂。
4.營養素缺乏:孕婦缺乏銅、鋅及維生素C等營養素,會影響胎膜的膠原纖維、彈力纖維合成,使胎膜抗張能力下降,引發胎膜早破。例如維生素C參與膠原蛋白的合成,缺乏時胎膜的韌性會降低。
5.創傷:羊膜腔穿刺不當、人工剝膜、性生活刺激等創傷因素也可能導致胎膜早破。比如羊膜腔穿刺時,如果操作不規範,可能直接損傷胎膜。
孕期應定期進行產前檢查,積極治療生殖道感染,合理補充營養,避免劇烈運動和不當的性生活等,若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配合醫生進行相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