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筋拉傷應根據熱身不充分、運動強度過大、姿勢不正確、肌肉力量不均衡、場地不合適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休息、冷敷、熱敷、按摩、用藥等。
1. 熱身不充分:跑步前沒有進行足夠的熱身活動,肌肉和關節未得到充分激活,突然運動易導致筋拉傷。應立即停止跑步,讓受傷部位充分休息,避免二次損傷。在拉傷後的 24 - 48 小時內進行冷敷,每次 15 - 20 分鐘,每天 3 - 4 次,可減輕腫脹和疼痛。之後改為熱敷,促進血液循環,幫助恢復。可遵醫囑使用雲南白藥膏、消腫止痛酊、活血止痛膠囊。
2. 運動強度過大:超出自身身體承受能力的高強度跑步,使肌肉過度疲勞,增加筋拉傷風險。拉傷後要休息制動,避免受傷部位活動。可適當進行按摩,由專業人員操作,力度適中。同時可進行理療,如紅外線照射。藥物方面,遵醫囑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三七片、獨一味軟膠囊。
3. 姿勢不正確:錯誤的跑步姿勢會使身體受力不均,局部肌肉和筋膜承受過大壓力而拉傷。需糾正跑步姿勢,保持身體正直,步伐適中。受傷後可進行康復訓練,如簡單的伸展運動。疼痛明顯時,遵醫囑服用布洛芬緩釋膠囊、跌打丸、愈傷靈膠囊。
4. 肌肉力量不均衡:部分肌肉力量過強或過弱,跑步時力量不協調引發拉傷。要進行針對性的力量訓練,增強薄弱肌肉力量。受傷後可通過針灸、推拿輔助恢復。藥物選擇上,遵醫囑用活血祛瘀膠囊、傷科跌打片、雲南白藥氣霧劑。
5. 場地不合適:如地面崎嶇、過硬等,影響跑步動作,易造成筋拉傷。更換合適場地,受傷後抬高受傷部位,促進血液回流。可進行超聲波治療。藥物可遵醫囑用麝香壯骨膏、氯唑沙宗片、龍血竭膠囊。
拉傷恢復期間要避免劇烈運動,保證充足休息,飲食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促進恢復。按照醫生建議定期復查,根據恢復情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