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牙摔松了可能是外力撞擊、牙周炎、咬合創傷、根尖周炎、牙外傷後遺症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固定牙齒、治療炎症等。
1. 外力撞擊:日常生活中,如運動時不慎碰撞、摔倒等直接外力作用於門牙,導致牙齒鬆動。對於輕度鬆動的門牙,可通過牙周夾板固定,將鬆動牙與鄰牙連接固定在一起,使其逐漸恢復穩固;若鬆動嚴重,可能需進行根管治療後再做樁核冠修復 ,同時可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膠囊、甲硝唑片、布洛芬緩釋膠囊,促進恢復。
2. 牙周炎:牙菌斑、牙結石長期堆積在牙齒周圍,引發牙周組織炎症,導致牙槽骨吸收,門牙鬆動。需進行牙周基礎治療,如洗牙、齦下刮治等去除牙石和菌斑;嚴重時可能需牙周手術治療。可遵醫囑使用復方氯己定含漱液、米諾環素軟膏、甲硝唑口頰片來輔助治療。
3. 咬合創傷:長期存在不良咬合關係,如牙齒排列不齊、咬合過緊等,使門牙承受過大咬合力,引起鬆動。可通過正畸治療調整牙齒排列,改善咬合關係;也可進行調磨牙齒,去除咬合干擾。可遵醫囑服用雙氯芬酸鈉腸溶片、頭孢克肟分散片、洛索洛芬鈉片緩解不適。
4. 根尖周炎:牙髓感染蔓延至根尖周組織,引起炎症,導致門牙鬆動。一般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根管內感染物質,消除炎症;炎症控制後,若牙齒仍鬆動,可考慮做牙周夾板固定。可遵醫囑服用人工牛黃甲硝唑膠囊、奧硝唑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
5. 牙外傷後遺症:曾經門牙受過外傷,當時未得到妥善治療,後期可能出現牙髓壞死、根尖病變等,導致牙齒逐漸鬆動。需重新評估病情,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根管治療、根尖手術等;必要時進行牙齒修復或拔除。可遵醫囑服用阿奇霉素分散片、對乙酰氨基酚片、替硝唑片。
門牙摔松後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潔,避免用鬆動門牙咬過硬食物,防止再次受傷。按醫生要求定期復診,以便及時瞭解牙齒恢復情況,根據恢復狀況調整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