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反射檢查包括角膜反射、下頜反射、眼心反射、張口反射、齶反射等。
1. 角膜反射:囑患者向一側注視,檢查者用棉花輕觸其另一側角膜邊緣,正常時該側眼瞼迅速閉合,稱為直接角膜反射;對側眼瞼也同時閉合,稱為間接角膜反射。三叉神經眼支損害時,患側直接及間接角膜反射均消失;面神經損害時,患側直接角膜反射消失,間接角膜反射存在。
2. 下頜反射:患者微張口,檢查者將左手拇指置於患者下頜中央,右手持叩診錘輕叩拇指,正常時可見下頜上提。當雙側皮質腦幹束受損時,此反射亢進。
3. 眼心反射:患者仰臥,雙眼自然閉合,檢查者用中指和示指對雙側眼球逐漸施加壓力20 - 30秒,正常時每分鐘脈搏可減少10 - 12次。迷走神經功能增強者脈搏減少次數增加,交感神經功能亢進者脈搏不減慢甚至加快。三叉神經眼支病變時此反射減弱或消失。
4. 張口反射:患者放鬆,檢查者輕叩其下頜中央,正常時下頜迅速下降。三叉神經運動支病變時,張口反射減弱或消失。
5. 齶反射:用棉棒輕觸患者軟齶或懸雍垂,正常時出現軟齶上提,同側咽部肌肉收縮。三叉神經病變時,齶反射減弱或消失。
進行三叉神經反射檢查時,患者應處於放鬆、舒適的體位,檢查過程中需保持安靜、配合指令。檢查手法要輕柔、規範,避免因操作不當給患者帶來不必要的痛苦或影響檢查結果。若檢查結果異常,應及時就醫,結合患者症狀、體徵及其他輔助檢查進行綜合診斷和評估,以便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