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肚臍鼓起來可能是臍疝、消化不良、腹部著涼、腸道感染、臍部炎症等因素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保守觀察、調整飲食、腹部保暖、藥物治療、局部護理等。
1. 臍疝:多因臍環未完全閉合,腹腔內容物通過臍環突出所致。常見於新生兒和小嬰兒。多數臍疝在 1 歲內可自行愈合,平時盡量減少寶寶哭鬧、咳嗽等增加腹壓的情況,可用臍疝帶壓迫輔助恢復。若 2 歲後仍未愈合,可能需手術治療。
2. 消化不良:孩子胃腸功能較弱,餵養不當易引起消化不良,導致腹脹,肚臍看起來鼓起來。要合理調整飲食,少量多餐,避免吃油膩、不易消化食物。可遵醫囑服用健胃消食片、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醒脾養兒顆粒來改善消化功能。
3. 腹部著涼:腹部保暖不當,涼氣入侵,引起腸道痙攣、脹氣。注意腹部保暖,可用熱水袋熱敷腹部注意溫度避免燙傷,也可順時針輕柔按摩腹部促進氣體排出。
4. 腸道感染:細菌、病毒等感染腸道,引發炎症,導致腹脹。需注意飲食衛生,根據感染類型,遵醫囑使用蒙脫石散、頭孢克肟顆粒、利巴韋林顆粒等藥物治療。
5. 臍部炎症:臍部護理不當,細菌滋生引發炎症,局部紅腫、鼓脹。保持臍部清潔乾燥,用碘伏消毒,若症狀嚴重,遵醫囑塗抹紅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等藥物。
日常要關注孩子肚臍及整體狀況,合理餵養,注意腹部保暖和臍部護理。若肚臍鼓起來情況持續不緩解或伴有發熱、嘔吐、精神差等異常,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