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濕濁上蒙、泌別失職證可用甚麼方藥調治

發佈時間:2025-02-13 11:36:29
王海泉主任醫師 山東省立醫院

濕濁上蒙、泌別失職證常見的調治方藥有藿香正氣散、菖蒲郁金湯、甘露消毒丹、三仁湯、黃連溫膽湯等。

1. 藿香正氣散:具有解表化濕、理氣和中的功效。方中藿香為君藥,既能解表散寒,又能芳香化濕,辟穢止嘔。紫蘇、白芷助藿香解表散寒;半夏曲、陳皮燥濕化痰、和胃降逆;白術、茯苓健脾運濕;厚朴、大腹皮行氣化濕、暢中除滿;桔梗宣肺利膈;甘草調和諸藥。諸藥合用,使風寒外散,濕濁內化,氣機通暢,脾胃調和,適用於濕濁內阻,外感風寒之證。

2. 菖蒲郁金湯:能清熱透營,豁痰開竅。菖蒲芳香辟穢,化痰開竅;郁金行氣解郁,涼血化瘀,與菖蒲相伍,增強豁痰開竅之力。梔子、連翹、竹葉清熱透邪;牡丹皮、赤芍涼血化瘀;牛蒡子、竹瀝、姜汁等清熱化痰。全方共奏清熱透營、豁痰開竅之功,對濕溫病痰熱蒙蔽心包之證有較好療效。

3. 甘露消毒丹:利濕化濁,清熱解毒。滑石、茵陳、黃芩為君藥,清熱利濕解毒。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芳香化濕,悅脾和中;連翹、射乾、貝母、薄荷清熱解毒,散結消腫;木通清熱利濕通淋。諸藥合用,使濕熱得清,氣機暢達,脾胃調和,常用於濕溫時疫,邪在氣分,濕熱並重之證。

4. 三仁湯:宣暢氣機,清利濕熱。杏仁宣利上焦肺氣,氣行則濕化;白蔻仁芳香化濕,行氣寬中,暢中焦之脾氣;薏苡仁滲濕利水而健脾,使濕熱從下焦而去。滑石、通草、竹葉清熱利濕;厚朴、半夏行氣化濕,散結除滿。全方三焦分消,使氣暢濕行,暑解熱清,諸症自除,適用於濕溫初起及暑溫夾濕之濕重於熱證。

5. 黃連溫膽湯:清熱化痰,理氣和中。黃連苦寒,清熱燥濕;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陳皮理氣化痰;茯苓健脾滲濕;枳實行氣消痰;竹茹清熱化痰;甘草調和諸藥。加生薑、大棗以和胃健脾。全方共奏清熱化痰、理氣和中之效,可用於痰熱內擾,膽胃不和之證。

在運用這些方藥時,應根據患者具體症狀、體徵及體質等綜合判斷,合理選用。用藥期間要注意觀察病情變化,飲食宜清淡,避免食用生冷、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證充足休息,以促進身體恢復。

相關文章
濕濁上蒙、泌別失職證可用甚麼方藥調治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