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管切開術的術後併發症有皮下氣腫、出血、氣管食管瘻、肺部感染、氣管套管堵塞等。
1. 皮下氣腫:多因術中氣管前筋膜分離過多,氣體沿筋膜間隙進入皮下組織所致。一般在術後數小時內出現,表現為頸部腫脹,觸診有捻發音。輕者可自行吸收,重者可蔓延至頭面部、胸部及腹部。
2. 出血:分為原發性出血和繼發性出血。原發性出血多因術中止血不徹底,結扎線脫落等引起,術後短時間內即可出現。繼發性出血多因氣管套管摩擦氣管黏膜,導致局部糜爛、潰瘍,侵蝕血管所致,多發生在術後數天。出血嚴重時可導致患者窒息,需緊急處理。
3. 氣管食管瘻:較少見,多因氣管切開位置過低,損傷食管前壁,或氣管套管長期壓迫、摩擦氣管後壁,導致氣管與食管之間形成瘻管。患者可出現飲水嗆咳、吞咽困難等症狀,進食時食物可經瘻管進入氣管,引起肺部感染。
4. 肺部感染:氣管切開後,呼吸道的正常防禦功能受到破壞,氣道直接與外界相通,細菌容易侵入下呼吸道,引發肺部感染。患者可出現發熱、咳嗽、咳痰等症狀,嚴重時可導致呼吸衰竭。
5. 氣管套管堵塞:原因包括分泌物黏稠、乾結,形成痰痂堵塞套管;或套管內掉入異物等。堵塞後可導致患者呼吸困難,需及時清理或更換套管。
術後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徵及病情變化,保持氣管套管通暢,定期清潔、消毒,做好氣道濕化,鼓勵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合理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以促進患者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