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問醫生logo 快速問醫生

甚麼情況下可以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發佈時間:2025-02-12 11:05:00

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適用於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頸動脈斑塊不穩定、頸動脈狹窄合併潰瘍、放射性頸動脈狹窄等情況。

1. 症狀性頸動脈狹窄:當患者出現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如突然的單側肢體無力、麻木、言語不清等,或發生過輕微腦卒中,經檢查發現頸動脈狹窄程度超過 50%,此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可有效降低再次發生嚴重腦卒中的風險,通過去除增厚的內膜和斑塊,恢復頸動脈的通暢,改善腦部供血。

2. 無症狀性頸動脈狹窄:即便患者沒有明顯症狀,但頸動脈超聲等檢查顯示狹窄程度超過 70%,由於這種嚴重狹窄存在潛在的血栓形成和脫落風險,可能引發腦卒中,所以也可考慮進行頸動脈內膜剝脫術,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3. 頸動脈斑塊不穩定:若檢查發現頸動脈斑塊具有不穩定特徵,如斑塊表面不光滑、有潰瘍形成、內部回聲不均勻等,這類不穩定斑塊容易破裂,導致血栓形成並脫落,進而堵塞腦血管,此時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可及時去除不穩定斑塊,降低風險。

4. 頸動脈狹窄合併潰瘍:當頸動脈狹窄同時伴有潰瘍時,潰瘍部位容易形成血栓,增加了腦梗死的幾率。頸動脈內膜剝脫術能夠切除病變的內膜和潰瘍組織,恢復血管正常形態和功能,減少血栓形成的源頭。

5. 放射性頸動脈狹窄:因頭頸部接受放射治療後,頸動脈可能出現狹窄病變。若狹窄嚴重影響腦部供血,且患者身體狀況能夠耐受手術,頸動脈內膜剝脫術可作為改善血管狀況的一種選擇,緩解因狹窄導致的腦部缺血問題。

手術前後要積極配合醫生。術前需完善各項檢查,如實告知醫生自身病史、用藥情況等信息。術後要注意傷口護理,避免感染,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監測頸動脈恢復情況。飲食上遵循醫生建議,控制血脂、血壓等指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進身體恢復並降低疾病復發風險。

相關文章
甚麼情況下可以做頸動脈內膜剝脫術
快速問醫生 快速問醫生
關註微信公眾號,立即問醫生微信掃描關註快速問醫生公眾號
近期最多人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