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口有點疼應根據局部摩擦、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尿道結石等=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減少摩擦、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 局部摩擦:性生活過於劇烈、穿過緊的內褲等,都可能導致尿道口局部受到摩擦,引起疼痛。應選擇寬松、舒適的棉質內褲,避免性生活過於粗暴。若疼痛較輕,一般減少摩擦後可自行緩解;若疼痛明顯,可遵醫囑外用利多卡因凝膠、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等藥物止痛。
2. 尿道炎:不潔性行為、局部衛生不良等易引發細菌感染尿道,出現疼痛症狀。可根據病原體類型用藥,如淋菌性尿道炎,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膠囊、阿奇霉素片、大觀霉素注射液;非淋菌性尿道炎,常用多西環素片、米諾環素膠囊、左氧氟沙星片。同時要增加水分攝入,衝刷尿道。
3. 膀胱炎:細菌感染膀胱,炎症刺激可導致尿道口牽涉痛。患者需注意休息,多飲水。藥物治療方面,可遵醫囑選用三金片、銀花泌炎靈片、熱淋清顆粒等,以緩解症狀,控制炎症。
4. 前列腺炎:久坐、酗酒等因素易誘發前列腺炎,炎症影響可出現尿道口疼痛。患者要避免久坐,戒煙戒酒。可遵醫囑服用前列舒通膠囊、癃閉舒片、普樂安片等藥物,改善前列腺局部血液循環,減輕炎症。
5. 尿道結石:結石在尿道內移動,刺激尿道黏膜,引起疼痛。較小結石可通過多飲水、多運動促進排出;較大結石可能需手術取出,如尿道切開取石術等。術後要注意護理,防止感染。
日常要注意保持尿道口清潔,勤換內褲,避免憋尿,規律作息,適當運動,增強身體抵抗力。若疼痛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