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精子從多個方面衡量,包括精液量、顏色、酸鹼度、液化時間、精子活力等。
1. 精液量:正常男性一次射精的精液量通常在 2 到 6 毫升之間。精液量過少可能影響精子的活動空間和受精機會,比如少於 1.5 毫升可能存在生殖系統疾病等問題;而精液量過多也可能並非好事,可能是附屬性腺功能亢進等原因導致,過多的精液可能稀釋精子濃度,同樣不利於受孕。
2. 顏色:正常精液顏色多為灰白色或略帶黃色。如果禁慾時間較長,精液可呈淡黃色。若精液出現紅色、棕色等異常顏色,可能提示存在精囊炎、前列腺炎、附睪炎等生殖系統炎症,或者有生殖系統的損傷、腫瘤等情況。
3. 酸鹼度:精液正常的酸鹼度 pH 值在 7.2 到 7.8 之間。偏鹼性的環境有利於精子的活動和生存。如果精液酸鹼度異常,過酸或過鹼,都可能影響精子的活力和功能,進而影響生育能力。
4. 液化時間:剛射出的精液呈膠凍狀,一般在 15 到 30 分鐘內會逐漸液化成水樣。若超過 60 分鐘仍未完全液化,稱為精液不液化,這會限制精子的活動,使其難以游動到卵子處完成受精過程,常見於前列腺炎等疾病。
5. 精子活力:正常情況下,前向運動精子PR應不低於 32%,總活力PR+NP不低於 40% 。精子活力是評估精子質量的關鍵指標,活力低下的精子難以順利到達輸卵管與卵子結合,導致受孕困難,其原因可能與生殖系統感染、精索靜脈曲張、不良生活習慣等多種因素有關。
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精子質量至關重要。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飲食上,均衡營養,多攝入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如瘦肉、魚類、新鮮蔬果等。戒煙限酒,減少對生殖系統的刺激。避免長時間久坐、高溫環境,適當運動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