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膿腫常見類型有吸入性肺膿腫、繼發性肺膿腫、血源性肺膿腫等。
1.吸入性肺膿腫:多因口腔、鼻、咽腔的化膿性感染,經呼吸道吸入致病。病原體多為厭氧菌,右肺多於左肺,下葉多於上葉後基底段。常有吸入誘因,如醉酒、昏迷、嘔吐等。起病急驟,患者高熱、咳嗽、咳大量膿臭痰,數周內可形成空洞。
2.繼發性肺膿腫:多繼發於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炎、支氣管擴張、肺結核等。病原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等常見。起病相對較緩慢,臨床症狀視原發疾病而定,可伴有原發疾病的表現。
3.血源性肺膿腫:因皮膚感染、骨髓炎等所致的敗血症,菌栓經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症和壞死而形成肺膿腫。常為兩肺外周部的多發性膿腫,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為常見。患者多有原發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全身膿毒血症症狀,咳嗽、咳痰相對較輕。
肺膿腫患者應注意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勞累和受涼。加強營養,給予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飲食,以增強機體抵抗力。定期復查胸部X線或CT等檢查,以瞭解病情變化。遵醫囑按時、足量使用抗生素,不可自行停藥或減量,以免影響治療效果。同時,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如出現高熱不退、咳嗽加重、咯血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