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帶撕裂若不治療,可能會出現關節疼痛、關節腫脹、關節不穩定、肌肉萎縮、創傷性關節炎等後果。
1. 關節疼痛:
韌帶撕裂後,受傷部位會持續疼痛。在日常活動中,如行走、上下樓梯時,疼痛可能會加劇。隨著時間推移,疼痛可能會逐漸演變為慢性疼痛,長期困擾患者,影響生活質量。
2. 關節腫脹:
撕裂的韌帶會引發局部炎症反應,導致關節周圍組織液滲出增多,從而引起關節腫脹。腫脹不僅會使關節外觀變形,還會影響關節的正常活動範圍,給患者帶來不適。
3. 關節不穩定:
韌帶在維持關節穩定中起著關鍵作用。一旦韌帶撕裂且未得到治療,關節的穩定性就會受到影響。患者在運動或進行一些日常動作時,可能會感到關節松松垮垮,容易出現扭傷、錯位等情況。
4. 肌肉萎縮:
由於韌帶撕裂導致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患者可能會減少受傷關節周圍肌肉的使用。長期不活動會使肌肉得不到有效的鍛鍊和刺激,進而逐漸萎縮。肌肉萎縮會進一步削弱關節的功能,影響肢體的力量和運動能力。
5. 創傷性關節炎:
如果韌帶撕裂長期不愈,關節軟骨會因受力不均而逐漸磨損、退變,引發創傷性關節炎。患者會出現關節僵硬、畸形,活動時疼痛加劇,嚴重影響關節的正常功能,甚至可能導致殘疾。
韌帶撕裂對身體的危害較大,一旦發生應及時就醫,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在恢復期間,要遵循醫生的建議,進行適當的康復訓練,以促進韌帶的修復和關節功能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