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陰出現白色物質可能是外陰炎、外陰白斑、外陰白癜風、外陰硬化性苔蘚等。
1. 外陰炎:通常是由於病原體侵犯或受到各種不良刺激引起的外陰發炎,炎症刺激可導致外陰皮膚黏膜出現白色分泌物,同時伴有外陰瘙癢、疼痛、紅腫等症狀,在排尿、性交時症狀可能加重,多因不注意外陰衛生、局部摩擦等因素誘發。
2. 外陰白斑:也叫外陰白色病變,主要症狀為外陰奇癢,局部皮膚黏膜變白、增厚或變薄,表面粗糙,嚴重時可出現皸裂、潰瘍,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自身免疫、遺傳、內分泌等因素有關。
3. 外陰白癜風:是一種後天性色素脫失性皮膚黏膜疾病,表現為外陰皮膚出現邊界清晰的白色斑片,一般無自覺症狀,不影響外陰功能,其發病與自身免疫、黑素細胞自毀等多種因素相關。
4. 外陰硬化性苔蘚:以外陰、肛周皮膚萎縮變薄為主要特徵,早期皮膚紅腫,出現粉紅或象牙白色丘疹,晚期皮膚菲薄、皺縮,陰道口攣縮狹窄,病因可能與基因遺傳、自身免疫、性激素缺乏等有關。
當發現外陰有白色物質時,要保持外陰清潔乾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內褲。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液清洗外陰。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進行詳細檢查,明確病因後在醫生的指導下規範治療,切不可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