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常見的檢查項目有體格檢查、血液檢查、聽力篩查、先天性心臟病篩查、遺傳代謝病篩查等。
1.體格檢查:主要包括一般狀態評估,如新生兒的精神、哭聲、體溫、呼吸、心率等是否正常;頭面部檢查,查看頭顱有無畸形、囟門大小及張力、眼耳口鼻有無異常;心肺聽診,瞭解心肺功能;腹部觸診,檢查肝脾有無腫大等;四肢脊柱檢查,看有無畸形、活動是否正常。
2.血液檢查:一般會進行血常規檢查,瞭解新生兒有無貧血、感染等情況;還可能檢查血型、凝血功能等,以排查出血性疾病等潛在風險,為後續的治療和護理提供依據。
3.聽力篩查:通常在新生兒出生後不久進行。通過耳聲發射、自動聽性腦幹反應等方法,初步判斷新生兒的聽力是否正常,以便早期發現聽力障礙,及時進行干預和治療。
4.先天性心臟病篩查:採用心臟聽診和超聲心動圖等方式,篩查新生兒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臟病,如房間隔缺損、室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5.遺傳代謝病篩查:通過採集新生兒的足跟血,檢測血液中某些代謝物質的濃度,篩查如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遺傳代謝性疾病,若能早期診斷和治療,可避免對新生兒智力和生長髮育造成嚴重影響。
新生兒檢查對於其健康成長至關重要,各項檢查都有其特定意義。家長應積極配合醫護人員完成相關檢查,若檢查結果有異常,要按照醫生的建議進一步檢查或治療,保障新生兒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