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的臨床類型主要有先兆流產、難免流產、不全流產、完全流產以及稽留流產等。
一、先兆流產:指妊娠 28 周前,先出現少量陰道流血,常為暗紅色或血性白帶,無妊娠物排出,隨後出現陣發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婦科檢查:宮頸口未開,胎膜未破,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經休息及治療後,若流血停止或腹痛消失,妊娠可繼續進行;若流血增多或腹痛加劇,則可能發展為難免流產。
2.難免流產:指流產不可避免。在先兆流產基礎上,陰道流血量增多,陣發性下腹痛加劇,或出現陰道流液胎膜破裂。婦科檢查:宮頸口已擴張,有時可見胚胎組織或胎囊堵塞於宮頸口內,子宮大小與停經周數相符或略小。
3.不全流產:指妊娠產物已部分排出體外,尚有部分殘留於宮腔內,或嵌頓於宮頸口處,容易發生大量出血,導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婦科檢查:宮頸口已擴張,常有血液持續流出,子宮小於停經周數。
4.完全流產:指妊娠產物已全部排出,陰道流血逐漸停止,腹痛逐漸消失。婦科檢查:宮頸口已關閉,子宮接近正常大小。
5.稽留流產:又稱過期流產,指胚胎或胎兒已死亡滯留在宮腔內尚未自然排出者。胚胎或胎兒死亡後,子宮不再增大反而縮小,早孕反應消失。若已至中期妊娠,孕婦腹部不見增大,胎動消失。婦科檢查:宮頸口未開,子宮較停經周數小,質地不軟。
注意事項:流產後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外陰清潔,禁止性生活和盆浴 1 個月至 1 個半月,以防感染。飲食上要加強營養,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的食物,促進身體恢復。同時,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定期復查,以確保身體恢復良好。如果出現陰道流血增多、腹痛加劇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