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產時子宮頸存在的變化主要包括宮頸管消失、宮頸口擴張、宮頸變軟、宮頸位置變化及宮頸黏液性狀改變等。
宮頸管消失:臨產後的規律宮縮牽拉宮頸內口的子宮肌纖維及周圍韌帶,加之胎先露部支撐前羊水囊呈楔狀,致使宮頸內口向上向外擴張,宮頸管形成漏斗形,隨後宮頸管逐漸變短直至消失。
宮頸口擴張:隨著產程進展,宮縮逐漸增強,宮頸口逐漸擴張,從最初的緊閉狀態逐漸擴大至能容納胎頭通過的大小,一般初產婦宮頸口擴張速度相對較慢,經產婦則相對較快。
宮頸變軟:臨產前的宮頸質地較硬,臨產後由於激素水平的變化及宮縮的作用,宮頸組織逐漸變軟,有利於胎頭的下降與通過。
宮頸位置變化:臨產前宮頸多呈後唇朝前的位置,臨產後由於宮縮的牽拉及胎先露部的壓迫,宮頸位置逐漸向前旋轉,有利於分娩的進行。
宮頸黏液性狀改變:臨產前宮頸管內的黏液栓逐漸排出,形成宮頸黏液栓,性狀由黏稠變為稀薄,有時可混有少量血液,稱為見紅,是分娩即將開始的比較可靠的徵象。
注意臨產後應密切觀察子宮頸的變化情況,醫生會根據宮頸的進展情況及時調整分娩方案,產婦及家屬應積極配合醫生的檢查和指導,保持良好的心態和體力,以順利度過分娩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