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中醫病因主要有正氣虛損、痰濕蘊肺、熱毒蘊結、氣滯血瘀、稟賦不足等。
1. 正氣虛損:中醫認為,人體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基礎。隨著年齡增長,正氣逐漸虧虛,肺臟功能衰退,衛外功能不固,易受外邪侵襲,導致肺氣郁滯,宣降失常,進而引發肺癌。長期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情志失調等,也會耗傷正氣,使機體抵抗力下降,為肺癌的發生創造條件。
2. 痰濕蘊肺: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水濕代謝障礙,聚濕生痰。痰濕內阻,蘊結於肺,肺氣失於宣暢,痰濁與氣血相互搏結,日久形成肺部腫塊,引發肺癌。
3. 熱毒蘊結:外感熱毒之邪,或體內臟腑功能失調,郁而化火,火熱之毒蘊結於肺,灼傷肺絡,煎灼津液,煉液為痰,痰熱互結,阻滯氣機,導致肺部氣血運行不暢,最終形成癌腫。
4. 氣滯血瘀:情志不暢,如長期抑鬱、焦慮、惱怒等,導致肝氣郁結,氣機不暢。氣為血之帥,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瘀血阻滯於肺,與痰濕、熱毒等相互膠結,日久形成肺部積塊,發為肺癌。
5. 稟賦不足:先天稟賦不足,遺傳因素導致機體臟腑功能較弱,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若家族中有肺癌患者,其後代可能因遺傳易感性,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更容易發生肺癌。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證充足睡眠以養正氣;合理飲食,均衡營養,避免過食肥甘厚味;調節情志,保持心情舒暢,避免長期處於不良情緒中;適當運動,增強體質。若身體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