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溶血可能是母嬰血型不合、紅細胞膜缺陷、紅細胞酶缺乏、血紅蛋白異常、自身免疫性因素等導致,需要針對病因治療,可採取的方法有光照療法、藥物治療、換血療法等。
1. 母嬰血型不合:母親和胎兒血型不一致,母親體內產生針對胎兒紅細胞的抗體,導致胎兒紅細胞破壞。常見於 ABO 血型不合和 Rh 血型不合。可採用光照療法,通過特定波長光線使未結合膽紅素轉變為水溶性異構體排出體外;藥物治療如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抑制溶血過程,遵醫囑使用白蛋白注射液、苯巴比妥片、碳酸氫鈉注射液,糾正酸中毒,提高膽紅素與白蛋白的結合能力,減少膽紅素腦病的發生風險;嚴重時需換血療法。
2. 紅細胞膜缺陷:紅細胞膜結構或功能異常,使紅細胞變形性和柔韌性降低,易被破壞。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症。輕型患者可定期觀察,監測血常規;中重型患者可能需要脾切除術減少紅細胞破壞;藥物輔助治療可遵醫囑用維生素 E 軟膠囊、葉酸片、復方硫酸亞鐵顆粒,改善貧血症狀,預防缺鐵。
3. 紅細胞酶缺乏:某些參與紅細胞代謝的酶缺乏,影響紅細胞正常功能和存活。如葡萄糖 -6- 磷酸脫氫酶缺乏症。避免接觸誘發溶血的物質,如蠶豆、某些藥物等;溶血發作時,根據病情給予補液治療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遵醫囑使用碳酸氫鈉片鹼化尿液,防止血紅蛋白在腎小管沈積,使用維生素 C 片促進鐵吸收,必要時輸注紅細胞懸液。
4. 血紅蛋白異常:血紅蛋白的結構或合成異常,導致紅細胞形態和功能改變。如地中海貧血。輕型患者一般無需特殊治療,定期復查;中型和重型患者常需長期輸血治療糾正貧血;同時遵醫囑使用去鐵胺注射液、地拉羅司分散片、 deferasirox 膠囊進行去鐵治療,預防鐵過載。
5. 自身免疫性因素:機體免疫系統錯誤攻擊自身紅細胞,導致溶血。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可使用糖皮質激素抑制免疫反應,遵醫囑用潑尼松片、地塞米松片、甲潑尼龍片;病情嚴重或激素治療效果不佳時,可考慮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環孢素軟膠囊;必要時進行血漿置換清除體內的自身抗體。
密切關注寶寶的症狀變化,包括黃疸程度、精神狀態、食慾等。按照醫生要求定期復查血常規、膽紅素等指標,以評估治療效果和調整治療方案。保證寶寶充足的休息和營養攝入,注意保暖,避免感染,為寶寶創造良好的恢復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