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是一類造血乾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根據細胞形態學、免疫學、細胞遺傳學及分子生物學特徵等,可分為多種類型,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
1.急性髓系白血病:是造血乾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異常的原始細胞及幼稚細胞髓系細胞在骨髓和外周血中大量增殖並抑制正常造血,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貧血、出血、感染等症狀。
2.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起源於淋巴細胞的白血病,主要表現為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細胞大量增殖,外周血中淋巴細胞也明顯增多,常伴有發熱、貧血、出血等症狀。
3.慢性髓系白血病:是一種起源於多能造血乾細胞的惡性克隆性疾病,主要涉及髓系細胞。其特徵是出現 Ph 染色體和 BCR-ABL 融合基因,導致酪氨酸激酶活性異常增高,使造血細胞過度增殖。患者常有乏力、多汗、體重減輕等代謝亢進的表現,以及脾大等體徵。
4.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是一種進展緩慢的淋巴細胞克隆性增殖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周血、骨髓和淋巴結等淋巴組織。表現為成熟淋巴細胞在外周血中蓄積,導致免疫功能異常,患者常出現疲勞、淋巴結腫大、脾大等症狀。
白血病的分類較為複雜,不同類型的白血病在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及預後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對於白血病患者,應及時進行全面的檢查和診斷,以明確具體的類型,從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應嚴格遵循醫生的指導,積極配合治療,定期復查,以提高治療效果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