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水腫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以下
1. 早期表現:身體低垂部位可出現對稱性可凹性水腫,如眼瞼、下肢等,常在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減輕等。
2. 下肢水腫:這是心源性水腫最常見的表現,從腳踝部逐漸向上蔓延,嚴重時可波及整個下肢,甚至可伴有雙側大腿、腹壁等部位的水腫等。
3. 全身性水腫:病情進展時,水腫可逐漸蔓延至全身,包括上肢、顏面部等,可出現胸腔積液、腹腔積液等,引起呼吸困難、腹脹等症狀等。
4. 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伴水腫:患者在夜間睡眠中突然出現呼吸困難,被迫坐起,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鳴音,待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後症狀逐漸緩解,患者可重新入睡,此過程中常伴有下肢或全身水腫加重等。
5. 其他表現:嚴重的心源性水腫患者還可出現尿量減少、體重增加、皮膚蒼白、發涼等,長期慢性心功能不全導致的水腫,可伴有營養不良、肌肉萎縮等表現等。
注意事項:心源性水腫患者應密切觀察水腫的變化情況,包括部位、程度、進展等,定期測量體重、腹圍等,以評估病情的變化。同時,要注意休息,避免過度勞累和劇烈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按時服用藥物,定期復查心臟功能等相關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