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病是一種常見的陰道感染性疾病。它並非由特定的細菌引起,而是陰道內菌群失調所致,主要表現為陰道內乳桿菌減少,加德納菌及厭氧菌等增多。
患者常出現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呈灰白色,均勻一致,稀薄,常黏附於陰道壁,但黏度很低,容易將分泌物從陰道壁拭去。部分患者可伴有輕度外陰瘙癢或燒灼感。
此病多見於性活躍期婦女,性伴侶過多、多個性伴侶、陰道灌洗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風險。
注意事項: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每日清洗外陰,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洗液。避免過度清潔陰道,以免破壞陰道內的正常菌群平衡。性生活時注意衛生,使用安全套可減少性傳播疾病的發生,進而降低細菌性陰道病的發病風險。注意飲食均衡,增強機體免疫力。若出現陰道分泌物異常等症狀,應及時就醫,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或導致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