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 片主要檢查以下疾病:腦部疾病如腦梗死、腦出血、腦腫瘤等、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癌、肺栓塞等、腹部疾病如肝癌、膽囊炎、胰腺炎等、骨骼肌肉疾病如骨折、骨腫瘤、軟組織損傷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心肌病、主動脈夾層等等。
1. 腦部疾病:
通過 CT 片可以清晰地顯示腦部的結構和病變情況,幫助醫生診斷腦梗死,即腦部血管堵塞導致的腦組織缺血壞死;腦出血,多由腦血管破裂引起的腦部出血;腦腫瘤,包括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可明確腫瘤的位置、大小及與周圍組織的關係。
2. 肺部疾病:
對於肺部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價值,能發現肺炎,表現為肺部的炎性滲出;肺癌,早期可發現肺部的佔位性病變,有助於判斷腫瘤的分期;肺栓塞,可顯示肺動脈內的血栓等異常情況。
3. 腹部疾病:
可用於檢查腹部的各種疾病,如肝癌,能明確肝臟內的佔位性病變是否為腫瘤及其性質;膽囊炎,可顯示膽囊的炎症改變及膽囊內的結石等;胰腺炎,有助於判斷胰腺的炎症程度及是否有胰腺周圍的滲出等。
4. 骨骼肌肉疾病:
在骨骼肌肉系統疾病的診斷中發揮作用,能發現骨折,清晰顯示骨折的部位、類型和移位情況;骨腫瘤,可明確腫瘤的生長部位、形態及與周圍骨骼的關係;軟組織損傷,如肌肉、肌腱、韌帶等損傷,可顯示損傷的範圍和程度。
5. 心血管疾病:
雖然不是心血管疾病的首選檢查方法,但在某些情況下也有一定的幫助,如冠心病,可顯示冠狀動脈的鈣化情況等;心肌病,可觀察心臟的形態和功能改變;主動脈夾層,能清晰顯示主動脈的內膜撕裂及真假腔等。
注意事項:進行 CT 檢查前,應告知醫生自身的病史、過敏史等情況,以便醫生做出合理的檢查安排。檢查過程中要保持身體不動,配合醫生的指令,以確保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檢查後,按照醫生的囑咐進行後續的處理和觀察。如有不適或疑問,及時與醫生溝通。